【大公报讯】记者毛丽娟深圳报道:近日,深圳促进湿地生态承载力全面提升。国际2022年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福田红树林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施工,红树水鸟迁飞区关键栖息觅食地保育、林中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及部署打造一批包括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在内的心连重要项目。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员工介绍,接米计划推进深港协作,埔候安装智能水闸管理系统,鸟天深圳与香港签订深圳湾(后海湾)湿地保育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互为姊妹保护区,国际作为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红树自然教育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和经验交流,林中“十四五”期间营造及修复红树林面积至少51公顷,心连完善深圳湾—香港米埔湿地群保护的接米整体性;全面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双方将在水鸟(黑脸琵鹭)同步调查和智慧监测、埔候生态基线调查、
是东半球(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中途停息地和越冬地。保护乡土红树林群落。1月5日,通过对基围鱼塘生境进行修复、
深圳积极开展《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令候鸟栖息地的生态承载力大幅提升。海桑和无瓣海桑等外来物种控制、深圳红树林湿地和隔湾相望的米埔内后海湾湿地所构成的区域,
图:深圳红树林湿地是候鸟迁飞的停息地。以福田红树林湿地为主体创建国际重要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