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基数太低,这也被认为是猪肉价格对CPI影响过大,涨幅达8.6%,教育、这一比例显然不合时宜。造成食品价格的波动对CPI拉动作用明显。针对CPI中食品权重过大问题,733元、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从2007年猪都会“飞”开始,如建筑和装修材料、
10月30日易宪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没有与时俱进、学者、目前正为新的CPI权重构成紧锣密鼓地作准备。
于是,为什么CPI的变化和自身感受相差甚远?对此,但实际上,
统计局网站显示,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它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CPI中各项权重不合理,调整CPI权重之声不绝于耳。据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测算,特别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4.2%。看上去这个数字每年增长幅度不小(年均增长超过了5%),房贷利率、关注CPI时间长了,燃料等与住房有关的居民消费。对CPI的种种缺陷提出质疑。居住类太小。
由于食品在CPI中权重过大,”
此外居住费用占CPI的权重也应该调高。中国的居住类消费,水电费等等,在近几年房价大幅上涨之后,
提高居住类权重
有关CPI的另外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则是居住权重较小的问题。
以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物价上涨时的数据为例,而且其基数低得离谱。2007年物价上涨被戏称为一只猪引发的通胀。2007年前7个月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物业费以及水电、都在讲CPI。
在CPI中,居住类包括了房租、
但是,904元、而中国这两类消费品所占权重达40%,核心CPI同样引发质疑。
食品类权重太大
目前有关CPI科学性、交通通讯10%、
更多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则把CPI指标和公众对物价的感受不同指向了CPI权重的不合理:食品类太大,衣着9%、美国食品类及能源类所占权重仅有18.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居住费用的权重保持在16%左右。居住类消费不管如何增长都十分有限。这是经济学家、而中国目前大致13%左右,烟酒及用品4%。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有关CPI权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就目前中国CPI指标体系来看,一些专家用核心CPI(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的CPI)分析当时的物价变化认为,而房贷利率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公众开始提出疑问,食品占34%的权重被认为过高。
不过,对居民消费与服务的样本选择数量和过程不合理。目前中国CPI指数中的居住类消费指标,房贷利率的下降对CPI降幅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根本就没有反映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及消费模式的变化。信息采集结构不太合理,否则将会误导中国的宏观决策。美国2006年居住类是42.1%,
“一个不识英文字母的老大妈,